关联主题::
同级:: 2025-08-18_星期一
下一级::

  • Metadata

关联主题:: 《矛盾论》高级认知-2023-11-05-星期日.excalidraw如何应对职场的闲言碎语_矛盾分析-2024-09-12-星期四.excalidraw
同级::
下一级::
《矛盾论》的写作背景:为了总结共产党过去16年(1921年-1937年)中国革命的经验,从而否定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

image.png

一、矛盾的普遍性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矛盾)
2、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又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在变化)

二、矛盾的特殊性

image.png

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cm: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本质,才能区别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
1、人类认识运动秩序;(特殊——>一般——>特殊
cm:这里说的是一般,而不是普遍,因为人的认识不可能一下子达到普遍的高度。
从特殊到一般是分析再总结的过程;
从一般到特殊是总结再延伸的过程。

Comment-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

我们认识了:梨树、樟树(特殊性),从中找出(共性/普遍性)即这两棵树都是植物。
再细分一下(梨树、樟树)植物(普遍性)——>果树(特殊)

2、每一矛盾的两方面,各有其特点;(知己知彼)

Comment——以B站为例

B站平台与用户之间是供需关系。 (B站平台 vs 用户 ——> 供需关系)
创作者 与 B站平台也是供需关系。 (创作者 vs B站平台 ——>供需关系)
创作者 与 用户 还是供需关系。 (创作者 vs 用户 ——>供需关系)
这三者都是供需矛盾,要解决供需矛盾,只研究一种解决供需矛盾的方法是不行的。还必须区分:平台、用户和创作者这三者之间两两矛盾的关系。
我们在分析特殊性的时候,一定要分析矛盾双方的特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在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也有其特点;

Comment

cm:比如B站早起要解决的是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即供大于求或供小于求的问题。当用户不断增长,创作者越来越多元化,平台提供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以后,又要解决供需不匹配的问题,也就是精准推送的问题。

4、矛盾这一特殊性与另一特殊性的联系

Comment

cm: 要解决平台与创作者之间的供需矛盾,不能只考虑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这两者与用户之间的联系。
分析特殊性的同时,还要分析与它相关的其他方面,做到全面分析

5、一场合的特殊性,另一场合则为普遍性,反之亦然。

Comment

B站这种特殊的供需矛盾在其他行业曾经有过吗?肯定是有的。比如手机刚刚出来的时候,供需一定是不平衡的。当技术不断发展,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以后,手机的用户群体不断扩大,手机除了打电话和发短信以外,又精准定位出了音乐手机、拍照手机,而且在外形、上颜色上也都各有区别(供需不匹配)。行业存在的普遍性在一定阶段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是有特殊性的,是需要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三、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image.png
王者荣耀钻石局及以前的主次要矛盾
到了星耀局以后主要矛盾逐步变成了:队友个人整体素质高低的矛盾 ,配合程度之间的矛盾
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主要的矛盾方面起主导作用,占有支配地位。

四、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

五、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根据事物的发展,对抗性会发展成为非对抗性,非对抗性也会发展成为对抗性。 列宁说:“对抗和矛盾断然不同。在社会主义下,对抗消灭了,矛盾存在着”。
image.pngimage.png

Comment

大的方块代表大事件中包含了几个不同的矛盾。大方块里又有一个主要矛盾,每个矛盾又有一个主要的矛盾方面,每个矛盾的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对立、斗争对抗,又始终处在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矛盾的法则,也就是对立统一的法则。
随着事物不断发展,次要矛盾有可能就上升为主要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也有可能变成非主要的矛盾方面。一旦矛盾的一方面消失了,矛盾也就消失了。

关于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
这个问题就是要分清谁强谁弱,敌强我弱就不能硬碰硬,要先发展自己的队伍,团结能团结到的大多数,从而改变强弱关系。
把非主要的矛盾方面变成主要的矛盾方面,这是弱者必须完成的一步。

六、运用思路

image.png
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2、承认矛盾的特殊性;
3、掌握矛盾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解决思路;
4、从矛盾的特殊性中找出主要矛盾;
5、从主要矛盾中找出主要的矛盾方面;
6、改变强弱关系,开始战斗,直到矛盾消失。

七、实战:如何应对职场的闲言碎语

情景:甲找到乙,对乙说丙的坏话,说的内容是丙如何如何讨好老板。
image.png

首先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1、甲找乙说闲话,乙接不接受这个话题就变成了首要矛盾。如果乙不接受,矛盾就直接消失了,这个闲言碎语也被扼杀在摇篮里了。
2、可是如果直接拒绝,两个人在面子上都过不去,那乙只能被动的接受别人的闲言碎语?当然不是。现在的矛盾特殊性就变成了:该理性应对还是盲目应对
如果盲目应对,就被无形中牵扯进了这个闲言碎语中,那该如何置身事外?这时候就需要运用矛盾的普遍性。
3、这里面涉及到的六种人际关系:甲和乙、甲和丙、甲和老板、乙和丙、乙和老板、丙和老板。也就是说,如果盲目地应对,或多或少会牵扯进六种矛盾。如何置身事外呢?
4、先剔除掉不在场的人物关系:丙和老板这组矛盾,他俩之间的事不评价。因为你只要评价一句,你无形中就被牵扯进来了。
5、然后剔除掉自己和不在场人员的关系:乙和丙还有乙和老板的关系。因为你只要说了,甲无形中又多了一条乙和丙还有老板之间的谈资,甚至是把柄。(而且这就极有可能是甲找乙闲言碎语的一部分,套路乙和丙还有老板之间的关系)然后还剩三组关系:甲和乙、甲和丙、甲和老板。
6、如果你想得到甲和丙之间的信息,可以(抛出一个相反的论调),可以这样跟甲说:感觉你和丙的关系挺好的呀,说完就打住。

  • 如果甲是个蠢人的话,甲一定会反驳,然后自证说很多甲和丙之间不好的事儿。对于这种人,我们只需要替他保守秘密,而且还要劝甲不要再对任何其他人说这些事儿。
  • 如果甲是个坏人又会怎样呢?甲要么选择闭嘴,要么选择岔开话题,这个时候我们也就看清了一个职场小人的嘴脸,而且还避免了自己被卷进这些闲言碎语中
    7、乙会不会得罪甲?
  • 对于做事有原则的人,小人是不会轻易下手的,因为这对于小人来说,下手的成本有点高。
  • 按照上面理性应对的逻辑,你既没有评价任何人,也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小人在你这没有获得任何有效的信息,反而是你还抓住了假说人简化的把柄。也就是说甲在你这没有获得任何收益,甲自然就会找其他人。小人一定是找比他实力弱的好拿捏的,因为只有这样他获得的收益才会更高

继续分析,为什么职场小人会到处闲言碎语,制造矛盾?
image.png

这是小人嫉妒心的本能,见不得别人一点好,没有容人之心,所以就会到处编闲话。
拉帮结派能拉到的人都是毫无防备之心,没有原则的人(乌合之众)
这个情况要交给领导,如果领导觉得这种人有利用价值,就会用,比如利用甲敲打一个领导不喜欢的下属,很快这个下属就会被孤立。
image.png

什么时候领导才会除掉小人?
一定是这种小人已经严重影响了职场环境,导致大家都没有工作的积极性,最终影响了公司的发展。
所以一开始这种同事之间的次要矛盾,慢慢的就发展成了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的矛盾方面又是一个小人,所以省事一点,直接开就行了,矛盾立刻消失。
所以在这个处理的过程中有两点很重要,一个是领导的态度,还有一个是前期矛盾并不突出。领导的态度我们是无法左右的,但是我们可以让矛盾尽早的暴露出来。
image.png
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一定不要只顾着避开小人,还要捧小人,甚至是小人做错了也要给他捧成是对的,满足他的情感需求,给他拉帮结派的事业添砖加瓦,尽快把次要矛盾助长成主要矛盾。

在没有变成主要矛盾之前,小人还是各种刁难,怎么办呢?
那就把矛盾公开化。这个公开化不是私底下找人说闲话,而是在小人刁难你的时候,把矛盾当着其他同事的面公开化,而且还要翻出小人以前不团结同事的事实,强调小人专门在内部制造矛盾的事实,这样一来,无形中就会激化小人和其他同事之间的矛盾,找到你的同类,只有你的同类越多,小人的生存空间才会越小也就是你所在的阵营无形中就成了这个矛盾体中的主要的矛盾方面。
image.png
这是一个强大阵容的过程,这就叫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小人反而会绕着你走,大多数的时候就是因为善良的人太善良,不愿去激化矛盾,小人才会不断的兴风作浪,所以矛盾公开化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