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主题::
同级:: 2025-08-20_星期三
下一级::
【时间】 2022年2月23日
【笔记】苏苏
【来源】《好好学习》成甲
【新的认知】
1、学习临界知识最方便的教材,其实是复盘我们每天的生活:复盘每一天的决策都是在什么样的假设下做出的,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我们要追问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自己事后解释为什么。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够知道自己过去的假设是否正确,并考虑应该如何改进,以便在未来以更正确的假设指导自己的决策和行为。
2、我们过去的经历是一篇篇写满了我们的弱点和优势,写满了我们的错误假设和生活灵感的文章。只不过,只有通过精心的筛选和仔细的加工,这些经历才能变成我们生活的宝典,指引我们之后的道路,而这个加工的过程,就是我们加速改变旧假设、发现新假设的过程。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是在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
3、提升学习能力的方法:反思、以教为学、刻意练习
反思:
反思
🔭 反思不是总结,至少两者的侧重点非常不同。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或者,换个说法: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从应用的角度看:
做事的顺序: 做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
反思的顺序: 观察结果(现象)——→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我们经常会推测现象背后的假设,但我们总把我们的假设当作事实。没有能力区分假设与事实,我们也就无从对自己的假设进行改进。
我们对同一件事情得出假设的质量不同,意味着我们的认知深度差别很大。而要想让我们假设的质量得到提升,最核心的步骤,就是反思。
反思在学习的过程中至少起着三方面的作用:
(1)发现知识误区;
(2)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
(3)检验学习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
(1)反思帮助我们发现知识的误区:跳跃性假设
在心理学著作《影响力》中,作者西奥迪尼提过一个观点:“人就像录音机一样,一按按钮就播放。”
这种面对某些问题,不假思索就做出某种行为的现象,每个人都有。
这种未经理性思考、面对某种场景就立刻得出的结论,我称之为“跳跃性假设”——跳开理性思考的环节做出的假设。
“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是我们认为的真实世界”。也就是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是一种假设,而我们的假设是大脑对事实进行解读之后形成的。
事实→大脑解读→假设→行为
(2)反思可以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
公司合同条款: 乙方提交最终成果方案文本4套。如甲方需要额外增加文本数量,由甲方承担费用,乙方可以代为打印,具体费用以实际打印结算单为准。
按理说,这个条款对甲乙双方都算公平,签合同时甲方一般也没有异议。可是,实际操作中一直有一个困难,就是当真的需要多加印的时候,客户就会觉得不舒服:我已经出了这么贵的服务费了,多打印文本这点小钱还要另外付费?而我们的项目经理有时候为了照顾客户情绪,就把这份费用免单了。
应用的知识:规避损失
改正的做法:如果合同总价是100万元,就调整为101万元,然后告诉客户:如果客户选择自行打印文本,我们就价格优惠1万元,并且赠送4套免费文本。
(3)反思可以督促我们检查学习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
富兰克林教会我的方法:
提前设定一个期望的标准,然后每天反思,与之比较寻找差距!
【改变旧有认知】
1、事实上,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改变我们假设的过程,因为我们的所有决策都是在自己的假设下做出的。
我们的所有观点、结论,本质上都是一个假设。观点和结论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假设与事实相符的程度。
思考肤浅,也是在某个错误假设指导下行动的结果。而学习,就是不断调整改变我们的假设,让我们在正确的假设下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2、反思不是总结,至少两者的侧重点非常不同。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或者,换个说法: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3、名人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地位,往往是因为他更加谦逊,且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我主动接触他得到善意回应的概率要远远大于我在路边接近一个陌生人得到善意回应的概率。而且,纵然对方没有给出积极的回应,结果也不会比我选择逃避更糟糕。所以对我而言,更合理的做法应该是主动尝试接近。然而我们的跳跃性假设却告诉我们:那是名人,赶快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