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苏的输出 编号:017

影响一个人做事的情绪无非两种:「快乐」和「痛苦」

快乐对应的是做事的动力;

痛苦对应的是做事的阻力。


大脑有一个特性——“趋利避害”。

想要提高做事的执行力,就得想办法让动力大于阻力

两个思路——

1)提高动力,让动力大于阻力;

2)减少阻力,或让阻力转化为动力。


行为科学家皮尔斯·斯蒂尔提出过一个很经典的**“拖延症方程式”:**

****image

**• 期望指的是,**对做成一件事的信心;

**• 价值指的是,**这件事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回报;

**• 分心指的是,**保持专注的能力;

**• 延迟指的是,**做完这件事需要多久;

接下来,我将和你分享5条策略,以及3套心法。


动力层面——

1、搞清楚做这件事潜在的意义/结果?

意义即目的,目的的本质是动机。

结果这里指的是具体的产出物。

**要求:**意义/结果清晰具体且生动,越多越好。

2、闭环思维,快速反馈。

要求:

1)不去把每一种路径都尝试一遍,不去找最优解,只求完成。

2)闭环即:输入-加工-输出。

3)反馈即潜在的回报或奖赏。

阻力层面——

1、拆解

将复杂的事情拆解为你能行动的最小化动作。

要求:

1)最小化动作必须是具体的动作;

2)你能行动的动作。

2、学会切换「主动控制系统」和「自动驾驶模式」

要求:

1)调用「自动驾驶模式」执行闭环,尽量不思考,机械化重复,形成习惯;

2)调用「主动控制系统」复盘调整闭环;

3)在大脑中调用「主动控制系统」模拟「自动驾驶系统」

(意思是做事情之前先在脑子里把事情操作一遍)

3、借助“AI”视角

**1)外星人视角。**想象外星人突然接管了你的生活,他一定会冷静评估现实,面对问题作出理性决策;

**2)阿尔法狗视角。**把所有事实,当作已知条件,重新配置资源,积极计算,寻求答案。

**3)榜样视角。**代入榜样的视角,思考如果是他,他会怎么做这件事。

三套心法——

1、提高思考率

不断重复思考以上五条:

• 还有没有其他的让我心动的价值意义?

• 这是我能行动的最小化动作了吗?还能不能继续拆解?

• 如何有效复盘优化闭环?

• 如何更系统的拆分?

• … …

2、建立内控点

为你每一个行为写上一个具体的理由(做与不做都写)

做这件事的理由是?不做这件事的理由是?

• 我的最小行动是…,我的理由是…

• 我的闭环是…,我的理由是…

3、闻思修

• 闻即问,问人,问搜索引擎,学会借鉴、模仿,找案例;

• 思即思考,联系上面的心法1;

• 修即抓紧做。

**输出:**苏苏

**公众号:**白日梦与诗